勒善好(hǎo)施

时间: 2024-02-24    阅读: 0 次    来源:倾诉文学
作者: 倾诉文学

  文|李彦荣

  人都说乐善好施。

  人们相信,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,是最值得被肯定的美德。人们相信,善具有强大的力量,善的暖流,能消融内心的冰冻,能抚平心灵的创伤;善的火焰,能让黯淡的灵魂光亮起来,能让灰败的生活沸腾起来。人们相信,“助人是快乐之本”“行善是一种美德”,通过行善,可以愉悦性灵、培养情操,换来精神的灿烂、境界的提升,更能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。

  “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,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。”(雨果)“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,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。”(罗素)所以,人们珍视善,赞美善,呼唤善,施与善。人们相信,乐善好施,应该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。

  但现实却告诉我们,乐善未必全是乐,好施也未必施得好。因为毕竟,乐善好施只是一种主观的态度,但施善却不是一厢情愿便可以两全其美的事情,其中关乎受助者的尊严问题。

  曾看到媒体报道,有人伙同记者,带着“长枪短炮”一路冲进受苦的人家里做慈善。昏暗低矮的屋子里,受助者在相机咔嚓声中,在闪光灯的爆闪中尴尬地、生硬地笑着,接受来自贵客的慰问与施舍。也曾看到,有施者和很多受助者一起,拿着亮闪闪的人民币举着拍照,施者穿得朴素,笑得谦和,而众多受助者却面无表情。或许他们不知道,在得到救助却又不得不拿出尊严来晾晒的时候,自己该持有怎样的表情才恰当。特别是对那些有伤在身的受助者,因为不得不一次次揭开疮疤晒给人看,以致原本结痂的伤口又变得鲜血淋漓,迟迟不能愈合。这样的善,已然变了味道,变得辛辣,变得残忍;这样行善,无疑是一种暴力伤害。所以,当罔顾他人尊严、隐私的时候,助人行善的快乐,却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。

  也许有人会说,我的出发点是助人,我无意伤害他人。但出发点再好,也不能罔顾对他人的伤害。就如有人需要一把剪刀时,我们大方地将剪刀递了过去,但因剪刀尖朝外,不小心刺伤了人。善也可能就是这把剪刀,它的锐利同样可以刺伤受助者。这个时候,不能因为自己是施者,我们就忽略受助者指尖的伤口;不能因为是不小心,我们就罔顾受助者指尖的血滴。

  所以,助人固然可快乐,行善固然是美德,但要讲究方式。就如当我们借给他人剪刀时,完全可以将剪刀尖朝向自己,再递过去。同样,助人行善,要先敛锋利,收尖锐,要敛起一厢情愿的高尚,收起罔顾他人尊严的自私。正如泰戈尔所说:“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,能够不伤害别人自尊的同情是真挚的感情,能为别人着想的人是不寻常的人。”

  其实,行善时不只要顾及他人的尊严,还要顾及自然的规律。

  当下社会,全民公益、全名慈善等理念日渐兴起,其中放生行善正在成为一种表达正能量的方式。只是,意识的觉醒并不代表已掌握了正确的实践路径。

  曾看到一个博客中写道:“跟着姑姑去放生,小乌龟们好像通人性一样,放进江里又游回来,反反复复不愿离开,一直趴在石头上看着我们,直到我们离开。动物都有一份感恩的心,更何况人呢。”看配图,有见一只小乌龟趴在江边,抬头仰望,似乎真是感恩不舍的模样,观之不禁让人心生感动。然而,当你发现那乌龟是一只陆龟,一种生活在陆地上而不是生活在水中的龟时,那善的高义与施善带来的感动顷刻间便烟消云散,徒留对人类那自作多情的啼笑皆非。

  打着善的名义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啼笑皆非也就罢了,有时候更让人毛骨悚然。媒体曾报道有人在小区内放生300条蛇苗,自称功德无量,却让小区住户担忧不已;还有人将几千条条蛇放生到农村野外,以致长蛇横行并爬进村民家中,一度在当地引起恐慌。更甚者,有人放生的是外来物种,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伤害,甚至带来生态灾难——网上报道,山东大明湖景区巴西龟泛滥,绝大多数属放生;广西柳州河现食人鱼袭人事件,而食人鱼属于南美洲流域的物种,多被当作宠物引进。似这般扛着善的幌子罔顾自然规律的放生,看似文明与道义,但顶多只是伪善罢了。

  所以,与其说乐善好施,莫如说勒善好施。即当善心萌动时,当善行付诸时,不妨先给善勒一道箍,设一道阀,让善有所慎,有所敬,有所畏,从而把自鸣得意的爱心掩起来,把居高临下的气势敛起来,把自作多情的蠢动束起来;一并再把慈善大使的光环隐去,把收获感恩的功利心消解,把施善中放大的欢愉灭掉……只有这样,善心才更显理智真诚,善行才更显坦诚从容,这样的善,才如春雨,润物无声。

0 我要投稿
散文投稿 - 诗歌投稿(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,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查看所有评论
猜你喜欢

深度阅读

?在线投稿
?在线分享 ?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