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飞:收 秋

时间: 2024-02-24    阅读: 0 次    来源:倾诉文学
作者: 倾诉文学

  秋分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令。一过秋分,对于北方来说,就意味着正式进入了秋季。这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秋分时节母亲常说的一句话:“过秋分,放大田!”

  记得小时候一到收秋的时节,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“场”里。因为庄户人种的谷、黍、麻、麦、豆等农作物,都要从自家地里运到“场”里,在“场”里进行加工处理,最后把一袋袋的粮食运回家。

  记忆中小时候的秋收,从早上天刚蒙蒙亮,到晚上掌灯时候,村里村外络绎不绝的就是忙着碾黍子的,掐谷子穗的,从地里拉庄稼的庄户人。那个热闹劲,不亚于现在城里的闹市。人来人往,车来车去,骡子车、毛驴车、牛马车穿梭与庄稼地和“场”之间。说笑声、车响声、吆喝声混合着,交织在一起,不是集市胜似集市。个个庄户人满脸堆笑,开心的事又是一个丰收年。不愁吃,还能有余粮可以卖上个把钱。存到信用社,等着明年买种子,农药,和化肥,以备应急用。

 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,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。富裕起来的村民们也买上了谷子、黍子、玉米等农业机械收割机。庄户人再也不用费那劲、受那田地之苦了,也享受着快捷高效的收割技术带来的快乐。即使没有收割机的庄户人也不在乎多花那几个工钱,雇上一个收割机,原来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完的庄稼,现如今收割机一半天就干完了,而且粮食直接装袋入户,省时省力。不光是收庄稼是机械化,就连种庄稼现多半也是机械化了。现在的村里,养护毛驴和骡子也越来越少了,街头巷尾停的都是农业机械,农村也是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了。虽然农业机械化程度不算高,但总算是大部分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了,减轻了庄户人的劳动强度,更多的庄户人不在为种地发愁了。直到有一天,收秋的“场”面消失在广大的农村。到那时农业的现代化也就真正实现了,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再是目标了,庄户人也有了更高的兴头,过上更高的小康生活了!

  在这美好的新时代,国家更是不忘咱农民,从2018年开始,每年的“秋分”这天,为咱农民设立了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: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不管怎么说,我们赶上了好时代,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引领下,这好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啊!

  变化

  祖国的生日就要到了,每当这个时候,我们心中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同一个声音,那就是祝福祖国生日快乐!我为能生在这样一个国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,感到无比的幸运和幸福!如果我们慢慢的想来,是不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悄然的发生着变化,是不是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中,越来越好呢?不信,我说给大家听一听!

 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,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着骡子和毛驴。种地和出行全靠它了,骡子车和毛驴车也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。如今,随着国家实施了“村村通”工程,“精准扶贫”,以及“乡村振兴”等惠民政策,农村的路越来越好走。富裕起来的村民们,购买农用三轮车、四轮车,还有电动二轮车、三轮车的也越来越多了,有的家庭还买了小轿车。当年的骡子车和毛驴车也被渐渐的取代了,现在回村也很难见到骡子车和毛驴车了。

  过去家长接送孩子主要是自行车,每到上学和放学时,学校门口成了自行车的海洋。现如今,家长接送孩子的自行车被各式各样的电动车和家用小轿车所代替。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越来越舒适了。无论是乡村,还是城镇私家小轿车也是越来越多,随之而来困扰我们的是出现了堵车。

  再往大了说,咱张家口市成为了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。这“交通”变化就更大了,京张、张大、张呼高铁相继建成,机场航线已开通了全国多个大城市,实现了县县有高速。四通八达的交通,让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。

  这么飞速发展的交通,不正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吗?

  当我们在打开水龙头,烧水、做饭、洗菜、洗衣服等等,看着流出干净,清凉,甘甜的自来水时,你是否会记起小时候吃水的情景呢?

 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,山村的人们吃水都要到沟里去担,有水源的村里共用一口井,平川区的村里有条件的在自己家打一眼井取水。家家户户少不了的是担水的挑子,摇水的辘轳,记忆中,担水成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了。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逐步提高,脱贫攻坚后,我们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是自来水入户,一拧水龙头,哗哗的自来水就流到了饭锅里,百姓的生活不再为水发愁。水是生命之源,万物生长离不开水。国家不光想到了人吃水,还大力发展了农业水利建设,这些年尤其是农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更是快马加鞭,更上一层楼。让那些靠天吃饭的种粮农民摇身一变成了蔬菜,中药材,错季大棚,特色水果,搞规范化养殖等掌握新型农业技术、致富能手。农民也就随之富裕起来了,可以说是农村有了大发展、农业有了大增效,农民有了大增收。

  每年的“国庆”节,正是收秋忙。不几天,在下村的路上,看到路边的田地里,一块块玉米、谷子、黍子长势喜人,可以说是丰收在即。这让我想起了西汉贾谊的《论积贮疏》、西汉晁错的《论贵粟疏》,其中讲的道理就是年景好,粮食丰,民则安,天下则太平。民间有这样一句话:民以食为天,人是铁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。这又让我想起了“三十亩地一头牛,老婆孩子热炕头。”过去农民的好生活。对于现在来说,农民不在是用牛耕地了,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耕作,“热炕头”也消失了,有的人们住进了楼房,有的住进了新盖的平房,二层楼等,哪里还有“炕”,人人都是“席梦思”!

  大好的新时代,是强大起来的祖国带给我们这么多变化,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。但不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,都不要忘了一句话:“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,更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!”大家说:“是不是呢?!”

生活感悟

这天在街上打电话,无意中听到了母子俩的对话,被妈妈的教育深深感动,教育孩子就该如此。“妈妈把你的酸奶喝完了,你委屈吗?”“委屈!”小男孩泪眼婆挲。“你把餐厅厕所的厕纸抽光了,餐厅的经理发现了会责怪搞卫...[阅读全文]

  俗话说“过了十五年就完”。甲辰龙年春节,就这样,隆重而来,悄然而去。心,却依旧,像平静的湖面,无波无澜。  一年又一年,丰满了记忆,苍老了容颜,迎来了春光,走过了寒冷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过年,...[阅读全文]

0 我要投稿
散文投稿 - 诗歌投稿(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,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查看所有评论
猜你喜欢

深度阅读

?在线投稿
?在线分享 ?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