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晓光:《凤飞羌舞》的感怀

时间: 2024-02-25    阅读: 0 次    来源:倾诉文学
作者: 倾诉文学

  等了三年的热情,在这个五一小长假来临之前,我已经踌躇满志,火苗蹿起,渴望着一道道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山遥水皆有情的憧憬。1CR倾诉文学

 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,来得比往年早。于是,我排除一切干扰,在4月29日一大早出发,前往计划了好久的大西线旅游。第一站,前往凤县观看最有文化气息和特色的《凤飞羌舞》的大型文化传承节目,导航一导,290公里左右。没想到,出西安市就被滚滚的车流和事故,足足煎熬了1个多小时。终于出了西安城,在前往凤县宝鸡段的路上,4车道宽的道路,因为车流量的庞大,走得像个蜗牛,以20-30码的速度,一直在路上。再加上路上又有2处车祸,等走出咸阳马嵬驿段,已经又花了我2个小时。后边还算顺利,等我们到了目的地,已经下午3点40左右。又饥又饿,于是在附近吃了一碗刀削面砂锅后,匆匆走进剧场。说实话,旅游前的那股热情和渴望,已经没有了多少。一进去,凤凰在舞台上空缥缈的飞翔,羌族美女正在筛玉米。羌族的劳动生活的情景,被羌族美女楚楚动人的舞姿,把劳动的场景,描绘得栩栩如生。这种朴实和真诚的味道,只有经历了生活历练的沉淀,才会懂得简单的珍贵。这种劳动和舞蹈的巧妙结合,纯自然的灵魂闪光和华美的民族服饰,简直就是一种非遗传承的文化大餐和盛宴。小时候,我在农村长大,那种筛玉米的情景,现在还历历在目,觉得特别亲切。在我们那,只有劳动。而在羌族,在劳动中舞蹈,在舞蹈里劳动。简直就是把劳动的快乐和享受得最有灵气的诠释。这时候,我也忘了旅途开车的劳累。后边还看了他们的《祭祀》,《过年》《哭嫁》等。1CR倾诉文学

  羌族文化,很有特点。1CR倾诉文学

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、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,今天作为一个民族族称的“羌”字,最早就见于甲骨文。史学界大多公认“羌因羊起”。1CR倾诉文学

  他们崇拜的是“羊”,“羊图腾”是他们民族信仰。1CR倾诉文学

  在甲骨文中,“羌”和“羊”同意。1CR倾诉文学

  而《説文解字》:羌,西戎牧羊人也。从人从羊,羊亦非。南方蛮閩从虫,北方狄从犬,东方貉从豸,西方羌从羊:此六种也。西南僰人、僬侥,从人;盖在坤地,颇有误理之性。唯東夷从大。大,人也。夷俗仁,仁者寿,有君子不死之国。孔子曰:“道不行,欲之九夷,乘桴浮于海。”有以也。1CR倾诉文学

  凤飞羌舞,吉祥如意。没想到,晚上在凤县城河边,歌声荡漾。只见凤凰展翅,立于河中,金碧辉煌。河中游船悠然,游客两岸挤得水泄不通,人山人海。1CR倾诉文学

  忽然觉得,凤凰从水雾中冉冉升起,奔向月亮皎洁的地方。山里的夜风凉爽,大部分本地人都穿着大衣或薄棉袄。只有外地来的游客,单衣或短袖,在风中有点瑟瑟发抖,凌乱得有点慌张。特别这里的步行街,大红灯笼高高挂,到处灯火辉煌,客人出入在各个别具特色的地方小店里,乐此不疲,络绎不绝。河的两岸,霓虹灯闪烁,阁楼亭台,不同凡响。1CR倾诉文学

  我站在河景房的16楼的窗前,被眼前的景致和节日的人流所感染。小风吹着我微醉的灵魂,感慨万千。什么劳累,堵车,不快,都被这柔美的夜晚和静谧,沉浸得恰到好处。远离城市的喧嚣,今天晚上,能在这万家灯火阑珊的夜空,这么开心,说明这次旅行是值得的,幸福的。不知不觉,我带着醉意,躺在这夜色里睡着。1CR倾诉文学

0 我要投稿
散文投稿 - 诗歌投稿(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,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查看所有评论
猜你喜欢

深度阅读

?在线投稿
?在线分享 ?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