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新 : 古岗小学那些年

时间: 2024-02-25    阅读: 0 次    来源:倾诉文学
作者: 倾诉文学

  猫山为我们奏乐,vpg倾诉文学

  笋溪为我们歌唱。vpg倾诉文学

  我们是金色的少年,vpg倾诉文学

  肩负着祖国的期望。vpg倾诉文学

  ……vpg倾诉文学

  《古岗小学校歌》,孩子们唱得好展劲!vpg倾诉文学

  古岗小学——一所美丽的山区村校,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山窝窝里。站在学校大门口,左边不到半里地是翠竹掩映的笋溪河,右边不到一里地就开始爬上松柏长青的猫儿山了。vpg倾诉文学

  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曾经在这里任教。vpg倾诉文学

  六位老师六个班,什么课都上,全能啊!我们和睦相处,合作愉快呢!vpg倾诉文学

  村小的体育课,踢毽、跳绳、跑步、跳高、跳远、做操、放风筝——好像还有个烂乒乓台和几个皮球。vpg倾诉文学

  当时农村孩子没有画笔和颜料,美术课大多就画点铅笔画。不过也可以剪纸花、捏泥人。vpg倾诉文学

  家里的跳棋、象棋拿出来教孩子们下棋,黑板上写“马行斜日相行田……”vpg倾诉文学

  没有风琴,拉二胡上音乐课,家里的二胡、笛子,还有玩具电子琴都用上了。嘿,居然可以来一个小合奏《金孔雀》。哈哈,这就叫“琴棋书画、吹拉弹唱,略通一二”吧。vpg倾诉文学

  20元钱在那个生产队买个旧货三用机,15元钱在公社广播站买个旧货喇叭,胡老师修理好了,课间操,升旗仪式,喇叭声响彻群山。vpg倾诉文学

  那时学费两块多,村小的办公费微乎其微。囊中羞涩啊!节约了办公费,到县城买了队鼓。师母在摆布摊,拿些红布白布,用家里的缝纫机按队章规格裁剪制作成大队旗、中队旗、小队旗。哦——还有白底红条的队干部标志。可是没有黄布,那“星星火炬”的队徽怎么办?到山上去摘来黄栀子,和着白布煮……有了队旗队鼓,天天训练,集队仪式成功了。vpg倾诉文学

  那些年中心校也没有队旗队鼓哦。全乡小学生运动会我们走在前头作为仪仗队,中心校的学生羡慕死了。孩子们扛着队旗,敲着队鼓,唱着队歌和古岗小学校歌……着实“洋盘”了一回。vpg倾诉文学

  孩子们用录音机录下好人好事,在周2和周4播放,哈哈这就叫做红领巾广播站。vpg倾诉文学

  黑板报上有好的作文,刘明弟、江维、周维的作文曾经上榜。江维的《会哄人的小妹妹》和周维的《妈妈》在《红岩少年报》(四川省少年报)发表了。vpg倾诉文学

  教会学生编辑手抄报,举办手抄报展览;发掘农村艺术资源,举办工艺美术品展览,孩子们除了绘画、泥塑,还把家里学的竹编扇子、竹背篓、挑花鞋垫也拿来评奖。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放风筝和野炊活动……多少快乐时光啊!vpg倾诉文学

  曾经与我共事的老师有胡长艾、王其书、陈德慧、杨大容、刘俊、刘建等,他们的责任心很强,兢兢业业践行教育改革。vpg倾诉文学

  为了让孩子们学得轻松、扎实,而且能启迪智慧、发展思维,我们一起上研究课,探讨教法。vpg倾诉文学

  当时我设计了一套《汉语拼音教学牌》,让孩子们在玩牌中拼音节、识汉字、积累词汇(后来获得国家《专利证书》)。vpg倾诉文学

  在此期间,我参加了重庆市小学作文教改研讨会,交流论文《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改》;参加了四川省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研讨会,交流论文《农村小学自然教改初探》;在国家级报刊《科学启蒙》杂志发表论文《山区村小自然教改大有可为》、《能力培养小议》。vpg倾诉文学

  1988年暑假,县里召开《目标教学》骨干教师培训会,县教研室安排我讲课介绍《拼音牌的游戏设计》。vpg倾诉文学

  这年秋季,我调离了古岗小学。vpg倾诉文学

  遥想当年,岁月如歌。我非常感谢孩子们带给我珍贵的快乐时光,也感谢与我团结奋斗的同事们。告别古岗小学三十多年了,而那些年那些事却至今没有忘怀。vpg倾诉文学

0 我要投稿
散文投稿 - 诗歌投稿(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,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查看所有评论
猜你喜欢

深度阅读

?在线投稿
?在线分享 ?返回顶部